视病人如亲人 以工匠精神践行“医者仁心”
浏览次数:1062
投稿: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2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普外腹腔镜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在该院不是一个大科室,但经常是病房无空位,走廊加满床。每一位住院的患者及陪护的家属在这里只有一个感觉,医护人员对他们似亲人、胜亲人。
“上个月,我又在这里住院做裸肠衔接入腹手术,两次在这里住院40多天。我和同屋的病友都感受到这个医护团队对待病人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从诊断、检查、治疗都是本着从减少病人痛苦,快速治好病的原则,能让病人少花钱尽量少花钱,处处医德高尚、医风纯正,整个医护团队,充满朝气勃发的正能量,相互激励蒸蒸日上。
“这个科室的主任朱清海就是带头人之一。朱清海对患者的谦恭低调,平易近人令患者及病人家属时常称赞。”曾入住该科的一位耄耋人说。在该科住过院的一位患者家属说,朱清海主任查房时,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疑虑病痛,能回答的当即给出解决办法,能解释的耐心解释。在手术室,作为主刀医师,他看到进手术室的患者,身上没盖好就急忙上前给盖好。在查房时,对于病人手术后的细微变化都认真询问了解,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
“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我们是人民的医护人员,就要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当亲人,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永远为人民服务。”朱清海在巡视病人时,每听到病人与家属的感谢,总是微笑着说。
“老爷子,感觉好点没有?”“大娘”,刀口还痛吗?”该科副主任李东亮在查房时,一句句亲切的称呼,几句暖人的话语总是让病人感觉医护人员就是自己的亲人。李东亮心系病人,他每天都要亲自到他主管的病人床前询问病情,不管是门诊楼坐诊到几点,即便再晚、再累他也要到病房探视他主管的病人,夜里九点多了,他还要走进病房,到患者床前询问胃管,尿管、胆管伤口情况……使病人感到他们就是生命的依托。
从西平县盆尧乡来就诊的孟女士,年已八旬,过去没住过医院。因食欲不振,明显消瘦,他儿子带她在西平县医院检查,发现胃部有问题,早做手术为好。来到这里住院,老太太几经检查惊恐未定,说啥都不愿意住院……李东亮接收了这位患者,每天不厌其烦地开导、劝慰。为消除和减轻患者心理恐惧和精神压力,他直接告诉患者家属,以县医院的检查为准,入院不再做第二次全面检查,不会花费很多费用,直到老人的恐惧焦躁情绪有所缓解,配合就诊。
经过几天的思想工作,孟老太太就成功地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的三天,医护人员对孟老太太的血压、血糖、心率、体温等全方位、全天候地监测,施行特殊护理,使老人平安稳妥逐渐康复出院,给病人和家人带了无限的欣慰和喜悦。
正阳县患者闫先生,麦收期间突发腹部疼痛,经乡医院诊断后服药无效,疼痛不止。到该科室入院就诊,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若再延误时机,将有破裂的危险。闫先生很快住院做阑尾切手术后,仅四天患者就康复出院。办出院时,他无限感激地说:“这里的医生护士真好!我要不是赶紧到这里来诊治,还要出大事。万万没想到,这么快就治好了,我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恩德!”
市中心医院普外腹腔镜科的护士,在护士长张红的带领下,分工有序,责任到人,服务热心,随叫随到,护理到位。在这里住院的病号手术的居多,几乎所有的住院者都要挂针输水,静脉注射。特别是上年纪的患者,有的静脉曲胀,血管看不清,但该科的护士练就了一手硬功夫,输水扎针手疾眼快,一次成功,绝不让患者受二次扎针之痛。
“与我邻床的张先生,以前是篮球队员,1.9米的身高,做手术须穿医院的病号服。护士给病号服就换了四次,最终才算找到了特大号,使张先生穿上合身,舒适满意!”邻床患者李先生说。
市中心医院的普外腹腔镜科,医护人员处处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负责,给病人和病人家属留下的都是感恩、信赖、尊敬和绵延不断的亲情、友情……(王瑞 刘洋)
科 室 简 介
微信号:zmdszxyydyh
copyright(c)2008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地址:驻马店市中华路西段747号
24小时服务热线 0396-965558
急诊:0396-2726120 272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