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他聚精会神,用小小的手术刀让无数生命垂危的患者重获新生;办公室里,他和蔼可亲,用温暖有力的话语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实验室里,他谆谆教导,带领科研团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他就是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科研管理科兼教学管理科科长杨扬。
杨扬,1980年6月生,医学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副主任医师,致力于干细胞治疗颅脑损伤的机理研究。20年来,他潜心医学科研事业,致力于神经外科的研究与创新治疗,对各种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疾病综合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带领团队成功开展豫南首例帕金森病手术治疗,填补了豫南神经外科领域多项空白。
“我们的工作就是与生命赛跑,把更多先进的技术带回来,让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能安心就医。”从临床转入科研后,杨扬说,虽然不再直接面对患者,但是“救死扶伤”的担子更重了,唯有不断进取,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言传身教 / 不断取得新突破
多年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不断向数字化、精准化、个体化医疗发展方向探索,在对外学术交流中3D打印技术也是相关专业的热点问题。为有效提高临床诊疗质量、更好地服务病人,市中心医院成立了数字医学实验室,由杨扬担任负责人。
在杨扬的带领下,2020年11月,经过申报、答辩评审及现场考察等程序,市中心医院数字医学实验室顺利获评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实验室,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医学重点(培育)实验室。
对于科研工作,杨扬十分上心。他常说,科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扎实的理论以及实验操作基本功。在科研初期要多看多读,善于学习借鉴,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好的研究思路,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反复磨炼技巧。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果,需要厚积薄发,欲速则不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扬知道“传、帮、带”对科室的年轻医生的重要意义。对待科室同事,杨扬总是很用心,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年轻的医生们,手把手教他们“实战”技术,指导他们选课题,给他们启迪心智,给予严谨治学的熏陶,以“在学中练,在练中升华”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年轻医生的科研技术水平。
他积极带领团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其团队研究课题涉及极低频电磁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保护窗口影响,在“适度低氧治疗癫痫及人类恶性胶质瘤”的诊断、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促进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科研与教学的快速发展。
自2020年科研管理科、教学管理科成立以来,医院从2019年科研项目4项、获得立项金额26万元到2020年科研项目16项、获得立项金额近165万元再到2021年科研项目22项、获得立项金额近440万元,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杨扬作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
精益求精 / 探索一直在路上
在学术钻研的道路上,杨扬是一个不停歇的追梦人。他开展的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驻马店市神经外科领域的空白,并努力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
曾经因技术有限,本市帕金森病患者只能背井离乡去外地就医。2019年,杨扬带领团队成功开展豫南首例帕金森病手术治疗,为帕金森病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结束了豫南地区患者只能到外地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历史。
“当下,我们团队正瞄准昏迷促醒、糖尿病足脊髓电刺激等功能神经外科高新技术不断学习,争取早日在驻马店市开展这些新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谈到正在开展的工作,杨扬表示,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带动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参与工作以来,杨扬共发表SCI论文18篇,中华级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博士后助推计划1项,驻马店市高新科技助推计划项目2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1项,驻马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五四”青年奖章、市“先进工作者”、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市“151天中科技青年”……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驻马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驻马店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近年来,杨扬获得的荣誉与头衔数不胜数,对他而言,这些荣誉与头衔是压力更是动力。
“时不我待,岁不我与。我将会一路探索,精益求精,专研更先进的诊疗技术,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多为患者、为医疗发展、为医院做点事情。”杨扬一直怀着这样朴素的情怀,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以迎难而上的闯劲干劲,履行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努力为临床医学插上科研的“翅膀”。(刘 洋)
copyright(c)2008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地址:驻马店市中华路西段747号
24小时服务热线 0396-965558
急诊:0396-2726120 272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