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关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的提醒,而手卫生作为个人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容忽视。本文带大家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共同守护健康。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外界环境最频繁的部位,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的手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和表面。这些物品和表面往往潜藏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果不注意手卫生,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通过手传播到我们的身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传播、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二、如何正确的洗手?
要想有效地清洁双手,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以下是洗手的正确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
1. 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涂抹适量洗手液或肥皂;
2.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内)
3.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外)
4.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夹)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弓)
6.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
7.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立)
8. 揉搓手腕,交换进行;(腕)
9.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干。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洗手揉搓时间应不少于15秒,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充分清洁;
2.避免使用公共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以免交叉感染;
3. 在没有流动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三、手卫生的应用场景
手卫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场景:
1. 饭前便后:在进食前和如厕后,都应该及时清洁双手,防止细菌通过食物进入体内;
2. 接触公共设施后:在乘坐公共交通、使用公共卫生间、接触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后,应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3. 照顾病患时:在照顾病患或接触病患的物品后,务必认真清洁双手,以防疾病传播;
4. 外出回家后:外出回家后,尤其是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后,应立即洗手,降低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风险;
5. 咳嗽、打喷嚏后:咳嗽、打喷嚏时,可能会将细菌或病毒喷到手上,因此在这些行为后应及时清洁双手。
四、提高手卫生意识
提高手卫生意识,是预防疾病传播、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并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手卫生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手卫生意识。
感染预防与控制科 胡斌
copyright(c)2008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地址:驻马店市中华路西段747号
24小时服务热线 0396-965558
急诊:0396-2726120 2726243